Ubuntu9.04初体验

第一次用ubuntu是5.10,当时的感觉是惊艳。

然后又抱着极大的期望用了6.06和8.x,说不出来原因,但是极度失望,糟糕的延续性和一大堆不方便使用的修改。

在我已经对ubuntu丧失信心的时候,我准备使用debian,当时正好debian5.0release,于是也赶了把新潮,不过整个过程是我最糟糕的安装体验,最麻烦的是由于内核原因,我的intel3945无线网卡不能使用,如果想用就要重新编译内核,于是乎我把编译内核的时间用来下载了kubuntu9.04的DVD版本。

安装过程如往常一样,其实和debian也没什么不一样,安装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可以选择软件包的地方,默认安装了基本的系统。

如我希望的一样,她搞定了我的无线网卡,最令我惊讶的是启动的速度,比Arch慢不了多少,一下子让我找回了当时惊艳的感觉啊,不过对于KDE过于炫丽的特效,我2年前的笔记本还是吃力,在没有更深入的使用前,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发现。

不过现在和当初的用法不同了,现在的我不会再折腾什么apache和vsftpd了,所以现在的桌面版对于我应该是个很好的体验吧。

生活的复杂度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当生活变得一团糟的时候,总想整理整理,比如屋子乱的不像了啊,或者要办的事情堆积如山的时候啊。

不过又想了想,其实我不必非把自己整的和人家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一样。

维护数据库的时候,如果想让检索复杂度为(OLogN),那么无论是插入还是删除,复杂度都至少是(OlogN)吧,这个我肯定做不到的,我对生活的插入复杂度一般都是(O1),所以想让检索复杂度为(OLogN)的话,就要时不时的排个序,我做不到2分排,只能冒泡,于是总要花(ON^2)的复杂度去排序,对于我这种已经没有养成良好插入习惯的人来说,与其花(ON^2)去排序,还不如干脆忍受(ON)的检索复杂度算了。

发现写得乱七八糟,不过主要目的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个理论依据-_-b,已经找到了,稍微打扫下屋子去。

一月流水

在不断被客户虐待的同时,又得知了未来几周的安排,一下子觉得没有盼头了。

历史惊人的相似,去年也是4月,我也很惨的被折腾。当时是连续25天没有休息,我直接喊——我累

现在也有这个趋势了,上上周相亲+扫墓;上周清明节部门开会,回学校版聚,展会部门小聚;这周则是加班去展会撤展,外加陪领导去秀水淘东西。明天呢?被客户强迫加班周日还要赶去临沂。再下周则有可能天津+银川,甚至五一都要在路上度过了。

这一个月没什么休息的时间了,为什么闹经济危机对我们唯一的影响就是不会再招人了呢?我也想闲几个月啊,就当调整了,没有休息的时间真的不爽。

这两天一直有冲动把我的年假休了,天天这种超负荷劳动,而且没有自己的时间,也许真该弄份稳定点的工作。

相亲也有两周了,北京天津毕竟还是很远的,于是乎一直没机会再见面,打电话实在是好贵啊,处得好的话把人家忽悠到北京来算了。

找答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每天浪费在无用信息上的时间相当多,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搜技术贴,有85%以上的结果是重复的,人们喜欢把看似正确的文章一遍又一遍的转载来转载去,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不是正确的。有时候我会抱怨小白遇到问题不会自己找,什么都来问,不过的确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无穷无尽的废料贴中找到有用的信息的,所以最简单快捷的方法的确是找会的人问。最理想的地方当然是某个论坛。

不过问的方法也很有讲究,就拿Linux系统举例,“我装了个显卡驱动再重启就开不了机了。”这样愚蠢的描述遇到我这样的无良版主绝对是要被骂死的, 如果连环境带配置带过程带所有的详细信息带日志都贴出来,这个问题再简单再常见,我也不可能说什么废话出来,因为做人可以不厚道,不能不地道。如何选择地盘也是很重要的,有的论坛就是给初学者准备的,版面上所有内容都是初学者内容,100个初学者有10个脱贫,然后给下一拨100个初学者解疑,完美的循环。有的地方很专,比如VIM论坛,绝对不要在里面问什么“Emacs为什么是第一选择,VIM为什么注定要被淘汰”一类的傻问题。

脱离技术问题的层面,我这两天也在反思,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了,我现在工作快两年了,我需要做的事情还相当的多,可是我把相当多的时间扔在了“求实”,“海内”,“校内”这样的地方,举个例子,我曾经比较喜欢泡的求实。

“工作生活版”

标  题: 有没有了解地产的校友
发信站: 天大求实BBS (Wed Apr  1 13:29:17 2009), 本站(bbs.tju.edu.cn)

有个天津本地的地产公司,是国企,效益挺好的。今年上市,证券部门招两个人,要了我
和南开一个,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发展。
待遇一般,福利很好。本人研究生,女。谢谢大家先。

评:典型的自问自答半炫耀贴。没用的问题自己答了,有用的信息一点没提供。

毕业两年后,我和校园已经完全脱节了,现在的我在上面几乎找不到丁点对我有用的信息,就像用惯Linux的人跑进了Windows论坛,看一大群人在讨论什么系统优化,碎片整理,会感觉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就算他想干点什么,大概也只有两种声音,“滚”和“会点DOS命令就在这装13”,也许像某人那样赤裸裸的炫耀和俯瞰才能震住他们吧。不知道以后去哪里找圈子啊,也许像我这样的狗食脾气一个人最好了。

to myself

昨天晚上,本科同学来找我,他今年面临毕业,来北京参加面试,来我这里借住一晚。

我去接他,去超市买了瓶红酒,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谈大学同学,谈我的工作,谈他即将的选择,谈娶妻生子,谈周游列国。

于是我就想,damn it BBS, go to hell.我有这么好的生活,为什么要让这么无聊的事情影响我的心情,我毕业两年了,我做不到让别人嫉妒我,但是大部分同龄人达不到我的水平,为什么我还要去大学校园搅那趟混水呢?我早就不属于那里了,明年,除了部分读博的同学,天津大学对我来说就是完全陌生的地方了,我为什么还要赖在那里和一群学生吵架呢?

在WOW版的时候,大部分人在讨论如何不花钱的玩游戏,而我不在乎那点钱,我只想靠游戏来放松,而不是省钱。

在Linux版,我早已经厌烦了无数小白的问题以及他们恶劣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我并不总是刻薄的。

再说这次的事情,我为什么要争呢,我为什么不能宽容一些呢?我总和别人说,你没有权利改变什么的时候你还是有权利退出的,我什么不安安静静的退出呢?我为什么要这么刻薄呢?

那只是一个过于自大的毕业生,也许他刚刚得到了完美的工作或者拿到了录取通知,所以过于兴奋而四处冒犯他人,我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手段把他打回原形,为什么要一边炫耀自己,一边暗讽他的无知,在现在的社会,无知也是一种权利。

那只是一个刚刚达成自己梦想的同龄人,虽然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拿到了offer,虽然他一直在judge我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他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过为什么我不能高兴地看着他人成功呢?即使他有些得意忘形,他可以那么做,他付出了努力得到了回报。

那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他可能像我一样每个月只有300块的生活费,他很努力的想得到这份勤工助学的工作,让自己的校园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我为什么要像playman那样自认完人却毁掉其他人的生活呢?

这只是一份300元每个月的工作罢了,即使他们有想法,也无法在那个环境下实施,虽然我认识很多人的能力远远超出那300元每月,不过你并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能达到那个level。

所以我决定退出这场无意义的争斗,砍不砍号我已经不在意了,我最在意的只有两个地方,Linux和技术站务申请版,技术站务已经没有后继人了,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对我来说全是陌生人。Linux虽然我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我也不是什么技术的引领者,不过我的确把Linux版当做自己的东西来呵护,我想我应该是这个版里最负责任的版主了,就在刚才,我消灭了我在Linux版的所有痕迹,如今的版面已经没有人关注了,我不想我的上千篇有用没用的贴子摆在那,于是删掉吧。

真的没有什么留恋了,对了,我个人文集里有《少女之心》,有人要么?

又遭遇Spam

我很难理解这些人的行为,要说以前的Spam带很多链接,可以提升点击率或者广告收入,那么我也可以理解。

或者说干脆不带链接,只是把网址或者网址变形后打出来,吸引某些人的注意后访问,虽然不那么有说服力,但是也还说的过去。

不过这次简直不可理喻了,完全是乱码,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难道说只是为了测试防Spam插件能否过滤他们么?莫名其妙。

今天在BBS上和人吵了一架

也不能算是吵,把一个人逗到语无伦次,再逗到暴粗口,其实是一种很病态的享受过程。

我知道这有点病态,不过当BBS只读后我反思了一下,发现这只是我宣泄心情的方法。做为万年的乙方,无论到哪面对的都是客户,遇到通情达理的还好,蛮不讲理也是大有人在,年龄小,工作经验少,还总得被一帮装13的人鄙视。 就算在公司内部,说话也得小心翼翼,生怕惹谁不高兴。于是忽,当我在BBS这块我熟悉的地盘遇到如同我装13客户一样的人时,我就爆发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人以后总是能处在教训人的位置上呢?难道只是因为他们的脾气太臭所以做不了我这样的工作么?于是这种受气的工作就是我们这种能受气的人做的了?

我不是容易吓到的人,走南闯北的也算经验丰富了,不过被人威胁什么Zaile你全家,这不是论坛上的问题了,我想和你见见面当面解决一类的话,还是感觉怪怪的,希望以后不会遇到这样的客户吧。

理直气壮的做个废物

首先,我是个废物。我的blog只是我用来碎碎念,发泄心情的垃圾堆,我写了无数的抱怨,牢骚,不过总的来讲我还是心理健康的。

 一个往届生的告白

今天看了这个,感触很多,因为其中的很多观点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这么想过。不过有些东西我已经想明白了。

想不通,为什么每一条路都要对我封闭,我到底错了什么,只不过是想读研,单纯地想为了学习而读研。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我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了。

因为你不是这块料,研究生不是随便谁完成当学者的心愿而设立的慈善机构职位,而是要真的搞研究的,国内乌七八糟的制度让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读研究生搞学问的料了。同样的,不只是读研,工作,出国都一样。

不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感觉这一年认识的重考的往届生都很优秀,每个人都很好学,每个人都有梦,但是大家的结果却基本相同:压力太大了,考场发挥失常了,考砸了,调剂不了,工作也找不到。

永远不要找全局环境的问题,国家怎么安排都有人活的好好的,你为什么不能当那个人。每个人都很优秀,每个人都很好学,那么为什么都失败了?很简单,因为不够优秀,如果觉得每个人都很优秀,那么只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也很优秀而降低了标准线的水平。

感觉我们这些人其实更需要保护,应届生还可以趁这半年去申请校园招聘,还可以去国企。但是我们呢?

独生子女的自恋感实在太强了,总是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就拿重考来讲,有多少人根本没有机会花钱折腾这一年呢?

我是86年9月出生,当初提前上学了一年,我想,如果爸妈当时不要教子心切,让我提前入学的话,我今年也是应届生。

如果说我前面的观点都是扯淡,我觉得也没啥问题,不过这点我觉得我没有错,绝对不要向父母抱怨,更不要自己的问题归结在父母身上,虽然有时我也做这种无意义的蠢事。

这些只是自勉而已,我希望我几年以后回头看的时候能看到这些,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高低自己,更不要低估自己,找到自己的路,而且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