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跳槽的经历——流水帐

在写跳槽五年总结和感想之前,我发现我没有写过当年跳槽的经过,我先写下这个故事吧。

我有一个理论,跳槽分为三个阶段,有三个重要节点。第一阶段,从来没有想过跳槽,虽然有些人嘴上天天抱怨。第一个重要节点是——开始有了跳槽的想法,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思考跳槽但是并没有实际的动作。然后第二个重要节点是——下定决心要跳槽了,进入第三阶段,离职阶段,直到最后一个节点——拿到offer提离职。

2020年的五一假期后,疫情的隔离开始放松,经历了长达半年的home office的我,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出差工作。在回访在临港的客户兼前同事时,就聊到了跳槽的话题,当时前同事跳槽不久,另外一个同事刚刚提了离职,我在吃饭时就随口发了牢骚说我就从来没有接到过猎头的电话,你们怎么这么多机会。前同事就说很多啊,我刚刚还接到了一个苹果的岗位,不过压根没准备去。我一下子来了兴致,急忙问为什么,答:外包岗位,综合起来不如现在的岗位,有机会,有股票。我一半开玩笑一半认真,介绍给我吧,只要薪水给的高,外包也行。

同事再三确认我是真的想要,于是就把猎头的电话给了我,拿到电话之前我是非常想和猎头的聊聊的,虽然我对能成功的期望值不到20%,还是想看看外面的行情是什么样的。结果拿到以后有点犹豫,是一个北京的固定电话,就没有第一时间去联系。没想到两三天以后,这个电话主动打过来了。对话非常有意思——

“您好我这边是猎头,有一个外包的职位。”“恩,我知道,我找我前同事要的电话”

“这是个外包职位哦,不是正式岗位,和第三方签”“恩,我听说了,没有问题”

“我们要一个测量专家”“呃,我应该挺资深的,行业里面也算有名了”

“我们对英语要求非常非常高”“我在德国工作过一年,英语工作环境,工作肯定没有问题的”

整体聊的感觉就是,猎头主动打电话给我是满足某个KPI,必须打这个电话凑一下数量,但是话里话外的感觉就是,这个职位要求又高又不稳定,你干脆别试了。

在我略显“吹牛”的回复下,算是过了猎头这关,和我说她会安排电话面试,并要求提前谈好薪水。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个机会不是很好,所以薪水肯定要涨。考虑到自己的薪水也不低,把整个薪水打包算上年终奖再涨30%,我就没法拒绝这个offer了。如果对方再和我谈价钱,那我就直接放弃了。

大概当天晚上还是第二天晚上,直接领导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当时我正好和老婆孩子去宜家,刚刚停好车。让娘俩先去逛,我就在车里和未来经理打电话,聊了半个小时,我完全没有面试的感觉,以为是招聘方来和我确认一些情况。结果聊完没有1小时,猎头微信通知我,第一轮面试通过了,马上安排第二轮。

然后第二轮是同事,第三轮是美国经理,第四轮又是同事。全部是电话且每次半小时。虽然有疫情的关系,但是这个面试也略显粗糙,我在蔡司工作13年,正正经经地出去面试也只有两三次,但是每次都比这个正式得多。

不过强度上还是非常高,四次面试一共五天,第四轮结束时我真的是精疲力尽,心想有必要搞这么多轮嘛。就在我继续准备后面可能的HR面试和大领导面试时,猎头告诉我通过了。我第一反应不是还有两轮么?第二反应怎么就过了呢,没做好心理准备呢。

面试前我刚刚走过第二个重要节点——暨跳槽是不可避免的,我要做好准备跳槽。结果作为第一次初步尝试,就面临这个选择,直接迈入最后一步。

拿到口头offer以后,做决定并没有花太久时间。一是因为我已经动了早晚要跳槽的心思,二是我一直认为这是个足够好的机会,满足了我的主要诉求——工资有明显涨幅;转换到了一个新的行业。最后还要得到家里人的支持, 因为女儿已经2岁了,准备上幼儿园,家里对一个笨手笨脚的男人不在家捣乱但是能赚更多的钱还是很支持,也很轻易的拿到了许可。唯一让我有疑虑的,是这个offer会不会是某种骗局,从头到尾没有见面,一个猎头的微信加电话,四个不确定身份的人各盘问了我半个小时,我就要把现在的工作辞掉了。而且由于是外包,最终雇主也不会有正式的文件给我。主要的担心是外包的身份导致工作不好展开。

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就没管细节直接辞职准备跳了。从结果上看,这还是一次很成功的跳槽,后面的事情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