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for fan,目的是用来生成如下公式的曲线点。 C * y^2 / (1+ sqrt( 1- (1+k)*C^2 * y^2) ) + a1*y^4 + a2*y^6 + a3*y^8 + a4*y^10 + a5*y^12 打包文件里有源代码,release文件夹下是win环境下编译好的exe程序,使用Qt4.6.2,下载。
月度归档: 2010 年 6 月
寻求一些近期在天津(或北京)的闲人协助作实验
替老同学发的广告,有兴趣的请直接发送邮件,谢谢各位帮助。 ————————————————————俺是华丽的分割线————————————————————
与老外共同工作一周
周一到周五一直在做翻译,本来以为翻译是个借口,领导让我去是蹭课的,结果整整忙了五天。 每次和老外一起工作,都会有很多的感慨和收获,这次也是,虽然这个老外是共事过的老外里让人最不爽的一个。
先说缺点,这家伙延续了德国人死脑筋的传统,而且固执的极端,他已经来中国三个月了,却还在用德国人的思维去解释所有事情,我想这三个月他从来没有尝试去了解中德文化的差异。 而且德国人的通病,这件事情应该是怎么怎么样的,我尝试着用我蹩脚的英文告诉他这件事在中国是怎么样的,但是他强烈的坚持让我觉得我是错的,不过回过味来,这是中国,客户是不鸟你的。 水平并不高,整个培训的过程安排得并不好,可能和这家伙并没有做过培训有关,丫来中国是在演示中心做宣传的,没有培训过中国人,甚至在德国的时候,丫也没做过培训。而且个人修养也有点问题。
当然也是有优点的,虽然他是被迫来做培训的——大老板为了省钱,没有从德国再叫人——但是准备工作还是做得很充分的,要讲的内容提前都写好了页数。 虽然很固执,但是很纯粹,做事很积极,他看到客户的机器和软件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就主动去给他们申请,还有其他的事情,结果我总说:But, I think it's too hard,很杯具的,他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总说那么多But呢,然后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最后给我的定义是,too negative,仔细想想,我还真的是太悲观了。
然后是客户,客户是一个可能有军队背景的公司,人很少,20个左右,但是却是事业单位的编制,奇怪的很……第一天的时候一共有7个人参加培训,一个是其他公司来参观,顺便听了一天,三个人是真正操作机器的,还有一个博士只是来视察的,另外的两个是来打酱油的。于是在五天的培训里,每天的人数都不同,一直在减少,最后一天只有一个人实际在听课了,老外问我怎么回事,我和他解释,外公司的只是来看看我们机器的,领导只是来视察的,打酱油的几乎听不懂英语……于是他继续的感觉很神奇。
这个客户的确是很神奇,机器可能要600多万,结果我们发现他们并不知道用这台机器来做什么,老外要求他们提供他们的东西来进行演示,结果只有最开始的两件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其他的样品都是瞎找用来凑数的。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和外国人共事比较拘谨,开始老外说点啥,就Yes,Yes,结果我们发现根本没听懂,于是老外让我多做翻译,然后的几天,我刚翻译完,就明白,明白,结果发现还是没听懂,自以为会了,其实没会。
这次的工作让我对老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顺便也练了练英语,看到了一些自身的问题,同时,我对研究所和公务员愈发的失望了,制度官僚,雇员傻呼呼的,真不知道他们怎么维持那个公司运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