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了

申请前也做过落榜的心理准备,不过这么快还是有点措手不及。本来估计起码能混个面试,然后面试可能被刷或者待定,结果却是直接没有面试资格。

到现在依旧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几周或几个月后,可以申请查询。目前我能猜到的理由是,管理经验过少,相对的年龄偏大,不过不管怎么样,生活还要继续,申请准备的过程其实也有很多收获,希望明年我还有这个意愿。

数据不会说谎——清华MBA自测统计结果

最近想念个MBA,刚刚交了面试申请,然后清华的MBA网站上线了一个自评系统,由于上线在申请截止时间以后,官方报名群里几个人抱怨这个没有用,而且里面并没有给出什么结论,只是把你的一些资料放在所有参加自测的人里面相比较,给一个比例。虽然说话的都说没用,不过还是能看出一些东西的。

首先,保守估计报名或者有报名意愿的应该有4000人左右,目前参加测试的只有280人,先要假设这280人是一个随机均匀的样本,从结果看来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可以看这三个结果:

行业分布——清华的官网上解释录取标准里不包括行业和学科的评价,从数据来看,这是对的,参加测试的人员的行业分布和去年录取人员的行业比例惊人的相似,金融、咨询、能源、科技新媒体比例稍高,但是差的不多,房地产、非营利组织、不容易归类的其他行业稍低。

制造业

 

 

职能部门——这个趋势图几乎一致,不过百分比有些出入,不是特别明显,唯一就是去年公务员全军覆灭。

职位

学科——这个几乎是一模一样了。

学科

OK,在证实了这个分布基本是可以参考的以后,不同的分布就可以看出在录取上的取舍标准了。

学校——参加测试的分布和真实情况吻合与否无法判断,不过大概是对的,首批985才10所左右,985有30所左右,211有一大批,普通本科更是多,奇怪的是211学校的报名人数少很多。

但是再看去年录取的学生,普通本科的比例大大下降,首批985的比例大为上升。

所以本科学校的排名是个很重要的参考项。

院校

 

 

学历——这个已经很明显了,本科是标配,影响不大,专科和结业的很受影响,研究生还是有些优势。学历

 

职位——职位越高,机会越多,其实这个也从侧面证明了参考数据的有效性。级别?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