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入的坑,由于不会开车,在德国的一年几乎没有出去玩,同事很热情的邀我去滑雪,于是入了坑。
老外对于度假的安排和我们的确是不一样,整个行程用了6天,单程开了4个多小时的车,用了一天在往返的路上,中间5天都在滑雪。反过来看国内,可能由于假期非常紧张的缘故,很少有人旅游5天住在同一个房间做同一件事的。
参加了教学班,标准版是5天的学习,由于想留出时间自己玩,于是报了3天的压缩班,学会基本动作后自己玩了两天。
回国后老婆一直念念不忘,不过更多的是对5天的假期,以及意大利的雪山景色,我也一直在怂恿她在国内继续滑雪,因为她实在不爱运动,难得有个她稍微感点兴趣的事情。
今年得以成行,主要原因是我拿到了驾照,我们生活的半径变大了,我老婆虽然驾龄比我长,但是对于开车并不热衷,甚至有点抵触,另外就是16年冬天终于搬到了非租赁的房子,很多时候买东西的心情不一样了。不怕搬家时折腾了。
北京的雪季大概是12月初到3月初,3个月左右,说服老婆已经春节过后的一月底了,先买了两套入门的装备,平均一套大约要6K,先去家旁边的云居寺滑雪场试了试装备,虽然地小人多,但是毕竟开车只要半小时,比较适合调试。滑了大约4小时,我的固定器买来后没有任何调整,结果松到飞起,随便一使力板就飞了,胳膊砸到了雪杖上,第一天就弯了。老婆的雪杖也没能幸免,在坡底被不会制动的人直接撞弯,幸好没有撞到人。
隔了一天直奔崇礼,从房山过去稍远,由于是夜路,中间几乎所有的休息区都停下来休息了一下,开到多乐美地用了将近4小时,19年会开通到崇礼的直达高速公路,估计时间能减少1个半小时左右,毕竟现在要从张家口绕100公里左右。
最后大概玩了一天半,住了两天,住宿800多,400多油费,200多高速费,季末打折雪票400,早的话要800,估计2天的旅程大约消费是2400-3000。
滑雪本身,我和老婆正式学了三天,基础打得算比较好,但是三年没滑也用了些时间恢复,滑雪的时长基本可以按天算,我们只有8天,还算是非常初学的水平,我老婆犁式一带而过,正在练平行式,我的犁式右转弯一直有问题,跳过这个练平行反而动作更流畅,不过感觉跳过某个技术环节,未来总会有些隐患。
两天主要滑了多乐的米兰道和博洛尼亚道,长1500米,平均坡度13度,算是中级道,但是由于地形问题,个别地方相当歪,相当陡,我和老婆在米兰道上摔得有点心虚,我还冲出边网一次,甚是危险。博洛尼亚比较宽,所以后半段我们基本就在博洛尼亚上滑,道也熟悉了,动作也想起来了,基本没怎么摔。
犁式转弯在转的拐点处,速度会降到非常低,而且整个转弯的过程要靠山下脚单脚支撑,尤其对于我这个体重,膝盖的压力非常大,上次5天滑完膝盖疼得不得了,尝试练平行式,同样需要在拐弯处把速度降下来,但是没有犁式这么慢,我还没有仔细看教学视频,现在的感觉是,随时保持两脚平行,走S型,板的角度随时与S轨迹相切,下坡时微蹲,转弯时微调重心直起身体。
然后就是初学者太多,很多我看来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却不在意,比如如何上下板,比如如何从地上站起来,如何上下拖牵,甚至很多人连护具都不全,尤其是国内单板特别多,在中级道上经常遇到两三个单板随时在道中间一停,然后席地而坐开聊,真的是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