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肉和草场

最近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天很有意思的有2个新闻。

第一个是在中部
揭秘“水氢燃料车”,商业噱头还是可行技术

第二个是在长三角
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发布 将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

其实到底新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资本都清楚,但是顶级猎食者不都是吃活肉的,也有吃腐肉的,甚至两个都吃的。

现在这2个草场,一个买了一堆肉放在那里,另外一个开始种草挖河培养生态。

如果是我,恐怕是一边养肥了慢慢吃,另外一边能抢一口是一口吧。

随笔2019-04-24

最近一次公开活动又双叒让我搞砸了,口碑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坍塌的。

关键时刻掉链子,评价就会下降,重要的事情就会变少,时间就会被琐碎的工作挤占,状态会下降,偶尔的重要活动就更容易搞砸。完完全全恶性循环。

我的问题出在哪呢?

重要的事情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目前看来还不够,在工作总量远远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不能只仅仅保证重要工作的时间占比,要从绝对时长上重视起来,这意味着一些不重要的工作不是降低工作时间,而是要直接取消。

个人的坏习惯,发言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我内心甚至拿这个当优点,因为我讲“实话”,最近几年我在注意这一点,但是多年养成的坏习惯还是需要时间。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少说,不过这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至今认为讲实话、讲真话是我应该坚守的价值观,为了确保我的价值观,又要确保自己的饭碗,这的确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常见的评价为:作技术作昏头了;能力大脾气大嘛;智商挺高,情商太低。

我相信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根源是我要建立我的价值观,40不惑,我还有5年,为自己设定一个5年计划吧,重塑一下我的价值观。

我不忙

写于2019年2月27日

我不忙,我每天都能睡5-6小时。

我不忙,我的todo list只有35项。

我不忙,我积压的工作只有200多个小时。

我不忙,今天只被三个同事设定deadline。

我不忙,我今天才工作15个小时,昨天还18个小时呢。

我不忙,但是其他同事很nice,说我知道你很忙,但是我们这个事特别紧急,有时效性的,既然你周六可以加班,下周一前你给我就行了。

我不忙,我周日还有时间送小孩去上早教课,孩她妈陪孩子上课,我还能逛超市买点我喜欢的蔬菜肉奶。

我不忙,我还有时间在孩子喊爸爸的时候把她哄笑了。

我不忙,我在火车上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这些时间都可以用来干活啊。

我不忙,弹性工作制,没事干的时候就是放假嘛,所以有时侯我们一天都没事干,比如这个月5号-8号我一小时都没有工作,其他天多干点一平均不就正好啦,这个月才工作了178个小时,正好是国家规定的时间,公司不给加班费太合理啦。

工作的价值,与生活的界限

最近一个主要的矛盾就是工作超时,睡眠不够,影响私人生活,工作质量下降。

然后解决办法居然是加更多的班,简直恶性循环。

经历了否认,接受等等环节,最终我得承认我的确做得不好。

为什么别人可以把活推给我,我就要接受;为什么我要退让?

因为我没有原则,我没有为自己的工作设定愿景和目标和原则,我没有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确定好。

正好月底会有一个会,关于工作的方向,都会有一些更明确的信息,3月结束之前,我要给自己的人生规划一下。

My way

春节后工作压力一直很大。

主要是工作量,完全不是正常人(正态分布正负3sigma以内)可以承受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时间管理学习,我觉得自己的效率已经可以了,还是架不住这个工作量。

几周后情绪就会有很大的波动。

但是公司里所有人的压力应该是近似的,那么有些人为什么就能压力小呢?我能不能做到呢?

仔细思考后我应该做不到,我们对于人生和工作的看法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即使我的职业生涯受影响,我的评价受影响,我也不会去“学习”那种做事的方法。无关优劣,只是目前的我无法接受罢了。

也许最终有一天我会变成那样,也许有一天我会去寻找一个更适合我的环境。

最近很忙

昨天大概统计了一下to do list,不考虑后续工作,大概有20多项160个小时的工作量,接近一个月的工作日时间。

而且接下来的三个月,每个月都要2周左右的时间已经预订出去了,咋办呢?

这和我12年的情况有点像,不过当初是整个团队的工作量,现在是我一个人的,当年没有处理好,现在呢?

周六日的时候老婆陪小孩午睡,晚上我做饭,周六老婆因为怕浪费,说不蒸米饭吃剩的糕干,结果硬的吃完说这饭吃得不开心;周日更是因为我在羊汤里加了酱油说看着恶心。工作也是这样吧,你花费了多少心思,加了多少班根本不重要,评判你工作的人的感受(或者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管理工作的一点反思

前两天出差的时候和同部门的年轻同事聊天,大概就是两个人互相吹NB,我有多牛,你哪里都不行。

扯淡性质的聊天结束后,过去了这么多天,我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的职业生涯现在如何?我现在的情况乐观?我未来的发展如何?

2007年毕业工作至今12年了,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2014年之前我的职业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7年的时间里拿到了Manager的Title,还用公司的机会出国交换了一年。然后职业发展停滞,虽然还保留了Manager的Title,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工程师的职责了。照这个趋势下去,应该就是40岁左右当个普通经理,50岁弄个Senior Manager直到退休了。

恐怕这个路线对于我也是个比较好的方向了,我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更大的野心,但如果是这个路线,小心谨慎一些,应该是可以顺利走完职业生涯的吧。

下一个思考的问题,我之前职业生涯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要先把错误分成大错误和小错误,大错误是犯一次就会有影响的,小错误是不会有直接影响,达到一定数量才会让人有印象的。所以大错误不能犯,小错误不能多。

我犯的大错误恐怕有2个。

  1. 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在上下级之间的定位,如果想升职,或者说想职业有发展,就需要从决策上尽量向上级靠拢,保证公司政策的执行;如果想守稳自己的位置,就要更多的向下级靠拢,保证团队的凝聚力,培养人,用好人,平衡任务和资源。
    我的问题在于我想升职,却总是从基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人的感觉恐怕就是言行不一致了吧。
    12-16年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2. 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每个部门或者说每个个人都有KPI,其中总有一两个是最重要的,其实我知道最重要的一项是哪个,但是我一直不愿意承认,原因有很多个,如果是现在的我,应该能从那些客观影响因素中做出理智的判断吧,不过当初还是太嫩了吧。
    11年-13年,主要指标没完成,这应该导致了在管理层中,对我的评价是不擅于做管理。
    现在想想也不全是坏事,当时虽然在管理层留下的口碑不佳,是因为领导们看不到你做了什么,只能看到你present了什么。但是当时打下的基础不错,我在公司的名声还不错,至少大家都觉得我是个能干活的。

今后呢?

现在我的主要矛盾是,分配给我的工作根本是完不成的!过去再三个月间,每次自己的Review都在维护那越来越长的to do list,即使部分舍弃不做,也还是完不成,需要想个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

2018年总结——基本没有牢骚

总得来说,今年是我相当稳定、消停的一年。工作上,是回国以后第一次有了正面的感觉,有点像是跳槽后的适应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活上,女儿出生,家庭占用了我相当大的时间,不过还在承受范围之内,也算是幸福的烦恼吧。

1月,主要精力依然放在了网站的功能上,为了赶在春节以及去德国PIC meeting前尽量搞完,然后1月20日参加了德国的产品经理会议,后来想想,这是我第一次从不同的角度看公司的产品,运营以及我的工作。

2月,网站和IT沟通完毕,确定了接口,功能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春节前姥爷去世,有点小打击,姥爷快85了,也算是喜丧,去世前脑筋已经有点糊涂了,妈妈和几个姨压力也非常大。然后老婆先兆早产,有惊无险,住了5天的院。

3月,女儿10日出生,请了很长的假,和清明节几乎连上,将近3周吧。双方父母都帮不上忙,请了月嫂(胡阿姨),胡阿姨相当给力,带宝宝顺便教我们,虽然磨合阶段累得昏天黑地,不过出了满月就相当顺利了。工作上前期准备还算充分,没有太耽误事,几个长期项目都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武汉和烟台,这几个项目在未来几个月给了我不少的教训。

4月,网站算是正式上线,这个月基本是处理上个月积压的几个复杂项目,由于KAM的解体,区域销售承担了不少主机厂的销售,流程也有变化,实际上所有人都在摸索阶段,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做得不够主动。

5月,还是几个项目的肉搏,现在回想起来,几个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回报太低,新财年我想做的流程都是这几个扯淡项目激发的。在延长一个月后,老婆决定不再请月嫂了,主要是经济原因,所以胡阿姨月初就离开了,由于一个人独立带孩子有很多问题,我无论是出差或是在家都被牵扯了大量的精力,一直在说服老婆请个阿姨,我老婆如果学财务一定是个非常注重现金流的会计,特别在意金额,不在意业务(老公的工作)的影响。不过最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请了白班的阿姨,事后证明这个是非常必要的。

6月,工作上依然混乱,依然肉搏,不过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决,虽然很多点依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不过开始思考就是好的。生活中和白班阿姨(李阿姨)处于磨合期,其实没啥问题,就是感觉家里多了个陌生人,我出差的白天基本不用担心了,晚上阿姨下班老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是有些难熬。

7月,给自己定了一些短期的计划和目标,KAM又出了一些问题,LXJ搞了一些事情后最终离职,再撞上美国和中国贸易战,总公司派了一堆法务过来折腾。好在今年经济形势不错,提前完成任务,风险受控。

8月,开始接手NEV的事情,开始对NEV重视程度不够,接近财年底,市场活动占据了相当大的时间,这个月出差有点多,好在女儿健康又是低需求宝宝,比较好带,平衡一下还好。

9月,财年最后一个月,参加了一些外部论坛,活动,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做工作总结和计划,感觉状态不错。

10月,把新财年的工作提前做好规划,并自己设计了追踪统计工作的小工具,执行得还可以,效率也上升。

11月,效率开始下降,应该和我自律有关,同时工作压力上升,很多工作开始压上来,新工程师招聘非常不顺利,发了2个offer都被候选人拒掉,一直招不到人来分担工作。

12月,年底家庭的事情变多,今年冬天又特别冷,就出了一次差还冻感冒了,效率急剧下降,感觉和疲劳程度有关系,需要一次休整,考虑到1月的事情有点多,只能抗到PIC meeting后的春节了。给女儿报了美吉姆的早教班,又把家里车换掉了,旧车舒适性太差,不适合带小孩子出门,基本上今年的积蓄就花在孩子和车上了。

总得来说,今年比较顺利,明年继续保持,别作死。

继续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工作,明确自己的价值再动手做事情,生活上要照顾家庭孩子,还要考虑理财的问题了。

身体上,持续2年的减肥过程应该算是结束了,经过18个月左右的体重持续下降,今年5月的时候体重首次低于85KG,最低时约82.5KG,然后就停滞不前,最近半年一直在83-85KG浮动,考虑到现在的生活习惯比节食减肥时略放纵,以及我的身高,这个范围也还好。明年如果有机会,还是要争取降低体脂率,体重本身已经算正常了。

2018年12月31日 很冷

忽然感觉生活有时候就像玩游戏。难度太小觉得无聊,难度太大又觉得虐,反正就不能消停。

感觉生活太平淡的时候,就会作死,而且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家里人口多了就很致命,同时有几个人作死的概率就会上升。

作为难得的平稳假期,本该享受一下生活的我,今天和老婆恰好一起作了一把,我脑抽要做饭,我老婆则把丈母娘叫过来吃,结果相当不美好。

不过换个角度,结果也没太差,不知道是不是我们俩个磨合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还是年龄渐长脾气好了,在争吵的边缘控制得相当审慎。

然后壁挂炉的水管就直接冻爆了。折腾完了感觉精疲力竭,什么也不想动了。

最近一个月的工作也是类似,顺了就想折腾,烦了就当机,需要一次认真的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