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大部分时间是独自出差,这次很难得的和一个女同事出差,部门里不算刚刚来的一个,只有一个女工程师了,原来还有两个,一个现在是我们经理,另一个是我们项目经理。
这两天没少聊天,我不太擅长和女人打交道,这次机会难得,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女人的精神世界。其实这个姐姐也比我大不了几岁,不过好像总觉得比我大很多的样子,今天聊动画片的时候,她对于我看过花仙子、恐龙特急克塞号一类的动画感觉很奇怪,问:“你也看过这些?”80年代嘛,就那几个,那时候3年的代沟可不像现在这么地大啊。
中午聊天谈到了性格,她就问我做过什么叛逆的事情没有,仔细想了下——我高中的时候半夜离家出走过一次,跑到了高中的车库里,被蚊子咬了半宿,就回家了,没了,真的没了,突然觉得挺遗憾的,长这么大,啥也没干过的感觉。
这两天的反常也这这些谈话有关系吧,有点感冒,容易头脑发热,再加上各种消息的刺激,不同想法的暗示,总让我觉得应该干点什么。
-辞掉工作,拿着积蓄去周游世界?一边打工一边赚路费的想法一直刺激着我
-上学去搞研究?当博士是小时候一直的梦想。
-抛弃技术类职位去搞营销管理?告别沉闷的工作和微薄的待遇。
可惜的是,我是个沉闷学校出来的沉闷的学生,虽谈不上谋定而后动,办事的风格却也小心谨慎,所有有风险的事情都敬而远之,到底怎么办才好?
记得大二的时候迷上了哲学,结果是看的一脑袋浆糊,只记住了尼采华丽的自信与精神失常的结果,也记住了叔本华幸福就是躲避人生的不幸,我没有勇气挑战命运,只能学会逃避不幸。 过了快四年了,不知道现在我对于哲学会不会有更好的理解和领悟,尼采有机会还是要读,不过我想应该先读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可能才能解决我的问题,我不想知道人生的意义,只想知道我应该怎么做。
也许吧,看哲学书本身就是一种叛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