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年轻的时候,除了大四那一年由于考研工作都不顺,比较灰心,其他的时间都是不可一世,没什么本事还是牛逼哄哄,那时候念叨这句话,就是我很牛逼,所以我就这么着,管其他人怎么着。

但这次不是,刚才突然有点想法,但是又很抽象,就想着怎么用语言总结一下,然后就出来这么一句。

起因是某个同事,因为某个事情找我支持,还有一个礼拜就要投标了,我却决定劝他放弃这个项目。当然问题出在我身上,我一直没有给出绝对明确的“放弃吧”,直到今天。我总是习惯于把人和事情结合到一起看,假设每个环节都有强大的逻辑处理和异常处理功能,就像组织良好的代码一样,但是实际上不是的,销售不会因为一些理性的判断就放弃项目,技术人员也不会因为项目很重要就冒风险,就算有,这样的人也会逐渐被淘汰掉,好的流程不会让问题在流转的过程中无声的消失掉,而是通过各种触发条件被激活,再由有关键权限的人做判断,做判断的方法和态度也就是企业文化了。

现在反思一下,当初虽然给出了No,但是没有力度,应该让销售觉得,如果不找领导压我,我就不会改变主意,这也就是把风险和问题,提前暴露,并交由足够权限的人妥善处理。

我现在还没有找准确这个度,这个风格,也就是我还没有找准现在的路,当然只是指这份工作,这个岗位上的,一旦找准了,就要坚持下去,冲突也好,愉快地合作也好,必须是符合我的工作范围,符合我的屁股的位置的。

迎接新财年

离新年春节还有三四个月,不过公司级别的财政年度已经结束了,对于工作上,10月已经是新的一年了。9月份真是忙到昏天黑地,看看8月份的blog上还有闲暇研究一下解析几何,这次更新就只能等到国庆假期了。

这一两个月,感觉自己的变化非常大,和过去2年的动荡有关系,终于能看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也就有了总结和展望的前提。虽然总结的时候,看到的更多是自己愚蠢的一面,不过no pain no gain,如果吸取教训更重要,32岁,虽然已经不年轻,但是还有时间,还有机会。

抛去楞头青和犯得蠢不提,最近2年积累太少,一是input少,二是output少,过去做技术工作,遇到什么问题就学什么,同事和客户问什么,就说什么,输入输出都有。现在做两边不靠的工作,需要学什么要自己去总结,一些经验如何归纳也要自己抽空做,实际上无论输入输出都没怎么弄,就会有种虚浮的感觉。

还有时间管理,一直有个想法,要把每天和每周的工作提前计划好,然后严格执行,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新财年,还是想要试一试,目前看来,负责的东西有点多,按照之前的经验,一个人不可能干完,对于完全没可能的?事情,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尽量完成度高一些,另外一方面,完不成的情况下,也要有足够的取舍,以及证据说明自己尽力了。

业余时间,想多看看书,过去两年一直在看工具书和网络小说,17年底,找一些严肃小说看吧,看点苦大仇深的调节一下,总看爽文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