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目标

今年立了不少计划,已经过去7个月了,总得来说完成得还好。

今年的天气很异常,虽然天气是个借口,但是的确影响了我的跑步计划,8月开始北京的天气已经有凉爽的感觉了,适当地恢复性跑起来。

其他的事情除了学德语,都还算顺利,驾照拿完后没少练车,虽然是自动档,不过现在已经算是比较熟练了,2个月开了4000多公里。

所以到12月底还有5个月,更新计划如下:

1.驾照已经考完,尽可能多开,能开车后活动半径大了很多,基本上150公里以内的地方都可以当天往返,对其他活动帮助极大。

2.带徒弟,新人还算是期望值以内,能打个7.5分吧,年底前按部就班的培训就好了。

3.跑步,适当地恢复起来,10月前恢复到每月15次以上,70公里,8月份争取30公里吧。

4.读书,经济类的书读了几本,短期也够用了,现在这个状态读这些书帮助也不大了,新买了本罗伯特议事规则,还有本个人形象的书,年底前读完。

5.学德语,这个前半年完全没开始,这是下半年的重点,年底前争取达到A1水平。

一次失败的软件工程实践

昨天晚上加班到11点。
说是加班,其实也只是坐在那慢慢地等。
展会上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华中科技几个博士出来创业开的公司,之前听同事的评价说是学究气蛮重的公司。所以没怎么放在心上,两边的接口也只是几个IO口,不到10条socket命令。
在前期程序都写好的情况下,生生在展会现场调了半天的BUG,完全是设计时逻辑没有组织好,10来个步骤,修了一个环节另外一个环节出问题,对象藕
合太高了吧。
这家在业务上算是个软件公司了,但是这业务水平只能是业余,要是做过单元测试,应该不会出这种问题吧。
问题应该出在基层员工的水平,公司流程(技术规范),以及领导对类似问题的重视程度。
我觉得这种问题目前在国内挺常见的,除了一些各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其他企业都有一种凑乎的心态。

5月跑步总结

最后一周又掉链子了,本月目标依然没有完成,最后结果是16次53.5公里,目标的20次又没有完成。

其实前三周还是比较稳定的,最后一周在家请假考驾照,反而懒了,不过身体状态保持得还好,体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腰围已经明显减小,上周买裤子买的是Slim,工作后还是第一次。

月底的2次强度减少,下个月开始适当加点量,酌情冲刺两次5公里。

最后,Nike Plus还是不用了,换国产的APP吧,试试咕咚。

Target Review

年初的计划两周前的更新,昨天(5月25日)终于把驾照的事情搞定了,用了半年,终于把第一项完成了。

昨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4点多到家,基本和上班的时间差不多,但是实际的时间只有上午路考的10分钟,和下午理论考试的10分钟,还有最后拿证的2分钟,其他时间都在等待,等待叫号,等待上机。感觉生生地把20分钟的时间拖成了一天。让我这种习惯了快节奏的人体验到了另一种的疲劳。

然后就是学德语了,既然驾照完事了,后面就是开始学德语了,参照跑步,每周抽五个小时学德语应该不是问题,从这周末开始计时吧。

其他几项虽然有些小出入,但是还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下个月再review吧。

修身养性

刚才一个朋友好意劝我,结果我直接吼了起来。最近脾气真的不太好。

饭否9年,统计了一下关键字,我里面一半以上都是和工作有关,什么公司、客户、领导、航站楼、工作,就没点自己的事情。

但是9年这种公私不分,全力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

当你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就走得越偏,我并不后悔当初选择了走技术路线,技术岗位。但是如果我还在这条死路上坚持,我就有问题了。

年初的时候给自己订了个目标,现在Review然后更新一下吧。

当初的三个目标:

1.拿下驾照,还差科目三,下下周(5月23日)好像没有会了,请假去考试。

2.学德语,这个还没有开始,书之前都已经买好了,先看看基本单词和基本语法。

3.带徒弟,新人已经入职,还不知道到底如何,培训计划已经列好,就看看接受程度了。

4.跑步,3月开始跑步,现在2个半月,昨天第一次跑了5公里,目前的计划是5月20次60公里,照现在的进度肯定可以完成。估计月底可以跑70公里左右。这样下个月的计划就是本月完成的公里数,然后提升配速。第一个5公里超出了我的计划,修正一下中期目标就是每次都能跑5公里以上。

5.读经济类教材,已经读了《财务会计》,《微观经济学》,正在读《公司理财》,这本量有点大,估计只能跳着读一些,争取6月底之前先结束,然后读《投资学》。

 

落榜了

申请前也做过落榜的心理准备,不过这么快还是有点措手不及。本来估计起码能混个面试,然后面试可能被刷或者待定,结果却是直接没有面试资格。

到现在依旧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几周或几个月后,可以申请查询。目前我能猜到的理由是,管理经验过少,相对的年龄偏大,不过不管怎么样,生活还要继续,申请准备的过程其实也有很多收获,希望明年我还有这个意愿。

解决DOKUWIKI中TSQL标签错误高亮的问题

昨天试验性的装了个wiki,感觉用来记笔记比Blog要方便而且专业的多了。

今天往里面插入代码的时候却郁闷了,dokuwiki使用的是geshi高亮,先是sql没有datetime和nvarchar关键字,我在插件目录里修改完了却不生效。然后用tsql支持这些关键字,但是会把我inspection的in当作关键字高亮,改了半天依然无效,搜了半天,原来……人家geshi已经集成了,不是当作插件来运行的,我下载了插件改了半天(\plugin\geshi\geshi\),但是实际上生效的是\inc\geshi\,找到位置后修改,OK。

原因是因为像in, and, or在这个文件里被当作运算符号来处理,所以和+-=一类的放到了SYMBOL里,对于a+b,肯定是高亮加号的,但是mine总不能高亮中间的in吧。

办法一:把这些字符类的符号前后加空格:’IN’ -> ‘ IN ‘因为敲代码时遇到这些逻辑单词肯定要高空格的,这样匹配的时候就不会匹配单词的一部分了。

方法二:把这些字符类的SYMBOL移到KEYWORD里去,单独建一个组,然后在STYLE那里给个组设置一下,改成和SYMBOL一样。

如何成为坐标测量的专家?你离三坐标专家还有多远?

根据ISO/TC213,起草人提出了专家的几项标准,翻译如下(不是我翻译的):

CMM-专家能在一套常无法预测结果的不同环境中运用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和复杂技术,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并能在活动中发展其他能力。

CMM-操作者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有:

——几何学,数据,几何公差和CNC编程

并且应具备的知识有:

——要点-CAD的制造要点

——数字的过滤和评估

——随机的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和对CMM的监控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面和方法,TQM,CAQ和质量成本

——良好的坐标测量实践

并且应该能够:

——编写并优化测试计划

——对测量和使用者资格进行监控

——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

然后我尝试着翻译成易懂的语言。

CMM专家应该了解通用的基础知识,以及很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没有过往经验的条件下,自主分析并辅导他人的能力。

需要拥有如下知识:

——几何学,数据,几何公差和CNC编程
俗称的GDT,结合到日常工作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机械制图和工艺,以前的教材叫互换性测量,现在是精密机械设计,另外就是如何操作三坐标了。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我面试过一些自称会编程,会操作三坐标的人,有些基础概念都无法掌握,基准,最大实体,公差,配合什么的。

——要点-CAD的制造要点
翻译的好烂,原文应该是基本的制造业知识和基本的CAD知识。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在这里的意思是要有相关的课外知识,三坐标是一种检测设备,对应着质量部门,和质量部门有关的一般是设计部门和制造加工部门。
一个是工作的基础,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那么设计部门的要求就是标准。
另外一个是客户,客户送来产品,需要的是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所以作为专家,必须要了解这些知识以便和这两个部门打交道。

——数字的过滤和评估
数字滤波和评价。这也是我经常遇到的问题,最小二乘法和最小条件法哪个测得准(应该选哪个),滤波是否应该一直选中?
真正明白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实际的经验。

——随机的
我的理解这里随机指的的概率论里的随机,另外一个可能性是随机过程。
在处理一些数据和情况时,需要了解并排除一些特殊情况,而这些情况往往是随机出现的。不太好解释。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和对CMM的监控
测量不确定度一直是这一行的难点,通常除了三坐标厂家和一些科研机构,大部分用户并不了解这些。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商业原因刻意地模糊这一概念,测量不确定度本身是个单独的概念,大学里还有专门的课程,往往和实验课结合在一起。
三坐标的测量不确定度有标准定义ISO10360,对于具体检测,需要将三坐标的既有不确定度与实测尺寸做转换。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逆向,将不规则表面逆向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用一个高科技设备晃一晃就完成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题目,根据材料,精度要求等有不同的设备和方法,软件上也有很多的算法。
不过这个要求是比较早之前的文档,现在由于计算机辅助的超高速发展,对于这一块的理论要求已经非常低了。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面和方法,TQM,CAQ和质量成本
这个也是比较好笑的一方面,看到很多简历写我掌握质量七大手法,面试一问就是往已经做好的表格里填数据,怎么算的?不知道。
还有就是一些花了5000块钱外面上了个培训班,就号称自己熟悉ISO9001管理认证体系什么什么的。
这几种情况是纯管理者作的,不能说不对,但是如果是技术人员,这么做完全是本未倒置。

——良好的坐标测量实践
这个就是堆经验了,我有一些客户非常看重自己的工作年限,但是这样不全面,你只测几吨重的铸件,就无法理解模具行业对于效率的要求;
只在模具行业,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测量大型工件时为什么要考虑温度,材料等等等等。
对专家的要求当然是越广越深越好。

并且应该能够:

——编写并优化测试计划
大白话就是看图纸来编程,问题在于,你能否保证你的方案能保证正确性和完备性么?
干测量是很战战競競的工作,合格放出去的会想是否会有未发现的缺陷,不合格的会想是工件本身的问题还是我的检测有问题。

——对测量和使用者资格进行监控
如果你没有直接操作设备,你能否发现他人的问题并作出指导?
这个就是我们国内经常看到的审核,客户派到供应商现场一些人,审核有问题的环节。

——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如果谁说我的测量是准确的,那么这个人肯定不懂测量,测量永远是测不准的(不是量子力学里的概念-_-b),但是作为专家,你需要知道我测得有多接近于真实的情况。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不规则曲面的逆向(见上文)

——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
将质量管理方法同实际工作相结合,生般硬套也不是不行,不过用上了,出了结果,只是看个数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将这个工具同上下环节联系起来。

根据这些要求,需要有相当系统的知识,还要有相当多的实际经验,个人感觉在国内这种不太重视质量的环境下很难培养出这类的专家来。

全文结束,你离三坐标专家还有多远?如果您觉得您符合其中60%以上,欢迎来我司应聘。

在QT中调用Excel文件

这次需要处理一个文件,做一些数据处理然后生成一份报告,其实吧,画图打印成PDF神马的qt完全可以搞定,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也没问我,就花了大半天把报告部分用excel给做好了,我又不好意思让领导白干,只能想办法把数据导入excel。

之前用ODBC连过access文件,今天直接用这个操作excel文件,但是不知道怎么执行excel的宏,于是搜了下,找到了activeX控件操作。

照着一些例子弄了半天,始终觉得不爽,但是无论如何又找不到手册,最后终于找到了如何生成手册。

http://qt-project.org/wiki/Using_ActiveX_Object_in_QT

  1.  QFile file1(“c://sheet2.html”);

  2.     file1.open(QIODevice::WriteOnly | QIODevice::Text);

  3.     QTextStream out(&file1);

  4.     out << excel->generateDocumentation();

  5.     file1.close();

以下是在我的环境下生成的手册,windows XP , QT4.6.2

http://darksun190.com/excel_com_manual_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