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坐标测量的专家?你离三坐标专家还有多远?

根据ISO/TC213,起草人提出了专家的几项标准,翻译如下(不是我翻译的):

CMM-专家能在一套常无法预测结果的不同环境中运用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和复杂技术,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并能在活动中发展其他能力。

CMM-操作者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有:

——几何学,数据,几何公差和CNC编程

并且应具备的知识有:

——要点-CAD的制造要点

——数字的过滤和评估

——随机的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和对CMM的监控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面和方法,TQM,CAQ和质量成本

——良好的坐标测量实践

并且应该能够:

——编写并优化测试计划

——对测量和使用者资格进行监控

——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

然后我尝试着翻译成易懂的语言。

CMM专家应该了解通用的基础知识,以及很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没有过往经验的条件下,自主分析并辅导他人的能力。

需要拥有如下知识:

——几何学,数据,几何公差和CNC编程
俗称的GDT,结合到日常工作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机械制图和工艺,以前的教材叫互换性测量,现在是精密机械设计,另外就是如何操作三坐标了。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我面试过一些自称会编程,会操作三坐标的人,有些基础概念都无法掌握,基准,最大实体,公差,配合什么的。

——要点-CAD的制造要点
翻译的好烂,原文应该是基本的制造业知识和基本的CAD知识。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在这里的意思是要有相关的课外知识,三坐标是一种检测设备,对应着质量部门,和质量部门有关的一般是设计部门和制造加工部门。
一个是工作的基础,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那么设计部门的要求就是标准。
另外一个是客户,客户送来产品,需要的是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所以作为专家,必须要了解这些知识以便和这两个部门打交道。

——数字的过滤和评估
数字滤波和评价。这也是我经常遇到的问题,最小二乘法和最小条件法哪个测得准(应该选哪个),滤波是否应该一直选中?
真正明白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实际的经验。

——随机的
我的理解这里随机指的的概率论里的随机,另外一个可能性是随机过程。
在处理一些数据和情况时,需要了解并排除一些特殊情况,而这些情况往往是随机出现的。不太好解释。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和对CMM的监控
测量不确定度一直是这一行的难点,通常除了三坐标厂家和一些科研机构,大部分用户并不了解这些。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商业原因刻意地模糊这一概念,测量不确定度本身是个单独的概念,大学里还有专门的课程,往往和实验课结合在一起。
三坐标的测量不确定度有标准定义ISO10360,对于具体检测,需要将三坐标的既有不确定度与实测尺寸做转换。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逆向,将不规则表面逆向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用一个高科技设备晃一晃就完成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题目,根据材料,精度要求等有不同的设备和方法,软件上也有很多的算法。
不过这个要求是比较早之前的文档,现在由于计算机辅助的超高速发展,对于这一块的理论要求已经非常低了。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面和方法,TQM,CAQ和质量成本
这个也是比较好笑的一方面,看到很多简历写我掌握质量七大手法,面试一问就是往已经做好的表格里填数据,怎么算的?不知道。
还有就是一些花了5000块钱外面上了个培训班,就号称自己熟悉ISO9001管理认证体系什么什么的。
这几种情况是纯管理者作的,不能说不对,但是如果是技术人员,这么做完全是本未倒置。

——良好的坐标测量实践
这个就是堆经验了,我有一些客户非常看重自己的工作年限,但是这样不全面,你只测几吨重的铸件,就无法理解模具行业对于效率的要求;
只在模具行业,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测量大型工件时为什么要考虑温度,材料等等等等。
对专家的要求当然是越广越深越好。

并且应该能够:

——编写并优化测试计划
大白话就是看图纸来编程,问题在于,你能否保证你的方案能保证正确性和完备性么?
干测量是很战战競競的工作,合格放出去的会想是否会有未发现的缺陷,不合格的会想是工件本身的问题还是我的检测有问题。

——对测量和使用者资格进行监控
如果你没有直接操作设备,你能否发现他人的问题并作出指导?
这个就是我们国内经常看到的审核,客户派到供应商现场一些人,审核有问题的环节。

——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如果谁说我的测量是准确的,那么这个人肯定不懂测量,测量永远是测不准的(不是量子力学里的概念-_-b),但是作为专家,你需要知道我测得有多接近于真实的情况。

——自由形体表面的数字化
不规则曲面的逆向(见上文)

——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
将质量管理方法同实际工作相结合,生般硬套也不是不行,不过用上了,出了结果,只是看个数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将这个工具同上下环节联系起来。

根据这些要求,需要有相当系统的知识,还要有相当多的实际经验,个人感觉在国内这种不太重视质量的环境下很难培养出这类的专家来。

全文结束,你离三坐标专家还有多远?如果您觉得您符合其中60%以上,欢迎来我司应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