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了

毕业三年了,工作三年了,空间租用也有三年了。 记得毕业时的计划是玩一年,然后干点实事,现在想想,许这种愿望,最后的结果都是一直玩下去,类似“明天开始努力”吧。 好吧,现在是11点53分,马上就明天了,开始努力吧。

自暴一下

我的缺点。 1.不够努力。我不是不努力,是不够努力。我经常满足于——够用了,不需要最好,比平均水平好就可以了。从这点来看,我很适合搞工程项目。 2.很能装。我越来越觉得我应该找一个心理医生,我觉得这种装的趋势甚至会演化为双重人格。这点我的女朋友和室友应该可以为我凭证,“没错,他很闷骚”。仔细想想,这条在当前的社会还不一定算是缺点。 3.赌博心理。我绝对不会去赌钱或者什么事的,但是在做事的时候,我经常有孤注一掷的行为。 4.想法太多。 记得前阵培训老师的测试得到我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类型,我很惊讶,我的同事领导也很惊讶,因为我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非常糟,但是这两个月我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行为,我发现这可能是真的,并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类型,而是,总是附合对方的意见,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然后顺着对方的意见说……虽然效果不一定好。 现在又开始迷茫了,我想等工作满五年时,无论如何也要想想这件事,做个长期规划。

紧急求助-北京做unix数据恢复比较强的公司

情况如下:HP UNIX工作站,安装HP-UX系统,因未知原因开机无法正常挂载硬盘,在长春曾找人维修一次,据说手敲一份引导信息后硬盘可挂载上(其他工作站),但没有任何数据被识别,同事说错误信息是superblock的问题。 要求:里面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报告与模板,格式现在不明,还要仔细问一下。这些数据是必须的,硬盘是砸了是拆了无所谓。 周日会拿到北京来,有没有人介绍一个做这方面的数据恢复比较强的公司,个人也可以,但是因为这是牵扯到正式的公司关系,个人风险比较大。费用不是主要问题,希望正规和有保障。因为咨询了大部分都是在做windows下的数据恢复比较多。我觉得那些报告放到windows下就算认出来能用的概率也不大。

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第一届

第一届(1989年)

赖宁 ,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就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刘玉玲,2001年定居美国。

成洁 ,成洁目前在江西蓝天学院任教并开办校内超市。

边荣唐,目前是济南市公交二公司66路公交车驾驶员。

金冰一,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

孔庆山,不详。

田淑娟,重名太多,不详。

吴燕,毕业后考取了广州暨南大学研究生。2002年,留校任教。

巴合提,现情况不详。

吴超,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攻读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感觉时间不太对。。。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57844.ht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59212.shtml

我来当一把五毛党

 

昨天咖啡喝多了,半夜睡不着,就上网,就翻墙,然后一如既往的在脑海里发牢骚,分析如果没有GFW生活该如何如何美好,分析来分析去,分析的结果却是GFW或者说在中国存在的网络审查是必须的。

如标题写的,我完全不是在讽刺或者反语。

我举几种假设,虽然网络封锁名义上是为了屏蔽少儿不宜的东西,但是这种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先说国家领导人姓名的关键词,减少对领导人的评议是应该的,欧美的民众可以批评是因为他们的批评有用,因为议员是他们选的,中国人批评没有用,至于评价已经下台的领导人,无论是褒是贬都没有意义,大树倒下了量得最准,无论在国内国外,政治家的退休都不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结束,在中国尤其明显。在政治家的影响力消失前,所有的评价都是不准的,毛主席死了34年了,也没有一个太准确的评价,何况还活着的。

政治事件,网络上被炒得最多的就是5.35事件吧, 同时被连带提及的赵文卓女儿,我的看法是,那又如何。在翻墙还是很痛苦的时候,我就用尽各种办法了解这次事件,看过之后,虽然曾经很激动,不过并没有出去愤什么,历史就是历史,2000年前的是历史,20年前的也是历史。岳飞是冤死的,于谦也是冤死的(联想到郭德纲的去查历史书),那又如何。历史是用来了解的,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

写了两段,并没有任何一点可以用来支持网络封锁,都是看完被封锁的消息后得到的理智分析。那么为什么我支持网络封锁,因为网络暴民。

贝格勃劳凯勒酒馆,没听过吧,希特勒发动酒馆暴动的酒吧,我的同事和客户都曾经给我描述过酒吧里的影像,所有人乱嘈嘈的大吵大闹,被酒精刺激得情绪激动,我同事的结论是,不暴动都不可能。希特勒号称最伟大的演说家,煽动这些人简直轻而易举。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因为网络暴民的水平还不如这些酒鬼,花十块钱就可以在烟熏雾绕的网吧泡通宵,而且网络的完全平等性使得个体自我重视程度极剧上升。

我觉得我是理智的,不是说我是中国14亿人口里最理智的,我想如果按比例来,100个人中我应该是最理智的吧,再严格点,1000个人里可能我还是最理智的,毕竟1000个人里也不一定有人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百分之一乘以14亿就是1400万,全中国大概有1400万人比我理智,我觉得我已经很谦虚了。但是呢,中国有3亿网民,有人数字是被统计的,不准,那么2亿总是有的吧,我再做一个假设,比我理智的1400万人全上网,不去办企业搞科研回家抱老婆困觉,那么最乐观的情况下,理智的人在网民中也只有7%。我之前在分析一个游戏时反思过群体决策的不理智,一个搅屎棍可以抵消多个理智分析带来的影响,当这种影响互相抵消的时候,只要在天平上加一点点力,就会造成群体的失控。也就是说,100个人里只要有8个搅屎棍,就可以造成整个网络环境的失控。而据我多年目测,理智的人远远没有7%,千分之7都没有,而搅屎棍,远远多于8%。

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网络上很多消息可以呈爆炸性的流传,比如凤姐,比如犀利哥,比如教主是三国杀的发明人,当然前两个都是精神病人,后面那个不是地球人。我也曾经在这些消息的传播链上,当传播和被影响成为一种群体行为,个体已经是下意识的盲从。我可以相像,当那些被封锁的内容,那些极具冲击力的描述和图片直接或被处理后展现在网络暴民前时,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力。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信息爆炸成为了可能,于是他们杯具了。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后果?解决方法不只是网络封锁这一条路,当小民的好处就是,可以任意YY,提出各种观点,指责现有政策,而且——不用负责任。

方法一、发明时间机器,返回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手持minigun横扫一切,避免事情的发生。否决掉吧,现在太流行YY小说了。

方法二、把全部人都变成可以理智分析问题的人。歇歇吧,全人类都理智,马克思就可以活着看见梦想实现了。

方法三、让理智的人看得到,不理智的人看不到。我不知道网络政策的决策人抱着什么样的想法,但是我觉得现在的网络达到了这一点,网络暴民只关心如何搅屎,不关心拿什么搅屎,535还是犀利哥对于他们是一样的,于是他们会在墙根找狗屎,不会去墙外找bullshit。想知道的人,费尽心思,还是能得到这些信息。而且我甚至可以在某个圈子里交流,为了避免审查词,我在前面用了535,赵文卓的女儿,很多人可以看明白,更多的人看不明白,我不能说看不明白的人都不理智,但是至少可以过滤一下,让人心理有个缓冲。而在coder这个圈子里,在代码中为最大公约数命名和布尔变量的命名,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吧。

没错,我这是阿Q精神,这些本来应该是可以理直气壮说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拐弯抹角地说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如果你不能改变一件事,就要先尝试去理解、适应它,提出反对意见总是容易,提出解决方案总是困难的,我认为目前的策略是当前社会情况的最优解决方法,中国目前还没有实行民主的土壤,就如同酒馆暴动时的德国。引用一段小说里的话吧,写海瑞的。

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海瑞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黑暗,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

然而他错了。

海瑞是糊涂的,事实证明,徐阶看到了,高拱看到了,张居正也看到了,他们不但看到了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海瑞唯一能做的,只是痛骂而已。

越步入社会,越感觉人心的阴暗,我不再是个学生时代的理想主义者,我也越来越不相信网络,无论是官方信息,还是那些活动家,流亡者,我会尝试自己去分析,有人和我说,你永远看不到真相,但是我想看多一点。

——————————————————————华丽的分割线——————————————————————

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告诉我,文章要突出中心思想,我很听话。所以下面这些不算这篇文章的,因为和标题和正文不和谐。

五毛党完毕,虽然理智分析告诉我网络封锁是必须的,但是我仍然不满,为什么?因为他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网络封锁对国家再好,对人民再好,对社会稳定再好,却让我的生活不爽。

我觉得吧,这个事情的原因是因为它发生在中国,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官僚体系,副作用就是,决策的、解释的、执行的全不是一拨人,揣摩上意算不算成语?

而且网络封锁逐渐成为了一种万用工具,逐渐脱离了本来的意义,八股用来取士,但是后来成了发展的枷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也成为了某些语境下的贬义词。网络封锁本来是为了政治原因,现在却被用来了各种方面,危机公关等等等等。炒作是会引起雪崩效应,但是为什么有些东西就是不允许写出来呢?可以用新华社通稿么。政策是可以理解的,执行起来是无法理解的,就如同南方周末的消失。

空间5月就到期了,说不定没办法自然死亡了。

一次红黑游戏

 

现在已经半夜两点半,但是因为今天加班到11点,所以并没有感觉现在已经很晚了= =

我周日和周一参加了一次培训,其实类似沟通技巧那种,期间一次游戏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游戏规则类似囚徒策略,最开始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5人一组,共4组,两组之间对抗。游戏分6轮,每一轮由集体做出策略,选择,出红,出黑或弃权。如果两方都出黑,则都加3分,如果都出红,则都减3分,一方出红一方出黑,出黑方减5,出红方加5,任意一方弃权,双方0分。第二轮和第四轮后,有3分钟与对方组谈判的时间,但是每组限两人。

胜利条件是:1.要赢利(即为正)2.要比其他所有组(不只是与你对抗的组)分数高。

明眼人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激发人性黑暗面的游戏。我来解释一下游戏的几个tricks,斜体为我的解释。

trick 1:规则的更改,在第二轮后的第一次谈判中,会被告知分数会被加权,第X轮的分数会被*X,于是之前的策略会被颠覆。

trick2:依然是规则的更改,在第四轮后的第二次谈判中,会被告知每一组一共只有2次弃权的机会。这两次的变化都是为了增加对规则理解的难度,因为据观察,对规则理解的人不到20%,就是每组里也就一个左右人完全理解了规则。同时,将游戏后半部分的影响力加大,打乱策略,使得决策混乱化。

trick3:在规则里,每一轮由集体做决定,这是暗示大家采用举手表决制来做出决策。但是同时,谈判的人数只有2人,一旦两人在得知新规则后产生分歧,回到小组后便会产生投票,而参与投票的其他人其实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trick4:老师在宣读规则时,一直在强调的是胜利的条件,在陈述规则的时候,也在讲如何获得正分,其实,如果先红黑弃权完全是随机出现,那么只有20%的机会能获得,而最后看结果,出红的概率要大于其他的选择,得分的概率就会更低,所以实际上是很难得到正分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是一个队最后故意放水,四个队都会是负分。但是几乎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修改规则,分数有加权的时候。而且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落后的一方有一种权利叫两败俱伤。

感想:

一、当有搅屎棍的时候,团队的策略会变得一团糟。

二、少数服从多数在多数情况下会变得失去理智,尤其有外因推动(比如在真实的社会中)。

三、在有结局的游戏中,两个团队能达到从头到尾的双赢是不可能的,能达到中间部分的双赢也必须靠双方都拥有头脑清晰而且强势的领导。或者,两个团队中头脑理智的人都占多数,而且两个团队都团结。这是不可能的= =,在我的组与对手的第四轮,双方理智谋求双赢的谈判代表都被1比4的投票结果否决了,第四轮的交恶直接导致了最后的两败俱伤。

四、人性的阴暗面不会因为同事关系而有所衰减,其他关系也一样。

五、老师为了她的课程还是照顾了下,否则这个过程可以成为关系交恶的导火索。

六、应该及时看出局势的失控,并及时抽身。

被DELL的售后搞得莫名其妙


估计以后再也不会买DELL的东西了吧。

我07年5月工作的时候公司配了台DELL的D620,一直用的都还不错,大毛病没出过,小毛病自己也能搞定,所以公司同时买的五年全保都没有享受过。

这马上就要到第三年了,先是键盘有几个键不灵,想想当初公司多花几千快的买的服务,打电话问问,结果告知,键盘不在全保范围里,于是乎公司掏钱给俺换了个键盘,俺自己找了螺丝刀换上了,顺便清洁一下风扇。老大说,你这维保快到期了(他以为是三年维保),把你的外壳修修吧,裂在那不好看,说不定还要换给别人用呢。我的B壳(屏幕面外圈的塑料壳)在半年前裂开,是旅行途中裂的,电脑放在包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撞裂的(应该是撞的吧,要不就是碰的)。于是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我的电脑有意外维护之类的一个售后服务项,但是呢,因为我说的是旅行途中坏的,且不知道原因,所以不算意外,所以不在维保范围内。换句话说(咨询公司IT后我的理解),我是摔的,用杯子砸的,或者来个飞机撞了我公司的楼把电脑弄坏了,都可以修,就因为我是在旅行途中放在包里裂的,我不知道具体原因,所以就不在维保范围内了?

最后我实在懒得和他们玩文字游戏,就说我付费修好了,得知B壳售价仅24.57,但是报价单上同时有383.76元的LCD屏幕报价,和408.33元的上门服务报价,NND,我也是做售后的,上次我的客户让我帮忙刻几张盘,公司说不管,我自己掏了60块钱买了一桶CD,你早说28块钱我后来的电话全不打,还折腾我的时间,我公司IT的时间,当然还有DELL售后人员宝贵的时间,我直接20块钱找个百脑汇换上,8毛钱往返车费,人家还管换,何苦呢,本来6000块的笔记本用了9000块买,现在因为我非主观意愿坏了个28块钱的配件,我又没提什么过分要求,寄一个过来给我能把你赔死啊。为了这28块钱,我折腾了两个下午,影响了心情,而DELL呢,永远丢失了一个客户,而且我在未来,至少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但我不买,还会在我影响力范围之内不停地说DELL坏话,DELL损失的绝对不是28块钱(或者加上快递费用)这么简单了。

记录下这些东西,仅仅是对自己作个告诫,作为同行,尽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我其实并不能改变什么,这是个工作流程的问题,因为在这次事件中,没有赢家,我损失了时间精力和心情,DELL损失的是牌子和名声,销售人员损失的是被投诉(当然我没有投诉,因为我也是售后,我了解。换个人肯定会的= =)。这完完全全是个流程问题,因为经济危机(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使得原本不赢利的售后人员不得不担负为公司赢利(或者是少赔钱)的任务,于是乎本来一次简单的报修成了售后人员提高营业额(可能仅有28块钱)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