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很冷

忽然感觉生活有时候就像玩游戏。难度太小觉得无聊,难度太大又觉得虐,反正就不能消停。

感觉生活太平淡的时候,就会作死,而且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家里人口多了就很致命,同时有几个人作死的概率就会上升。

作为难得的平稳假期,本该享受一下生活的我,今天和老婆恰好一起作了一把,我脑抽要做饭,我老婆则把丈母娘叫过来吃,结果相当不美好。

不过换个角度,结果也没太差,不知道是不是我们俩个磨合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还是年龄渐长脾气好了,在争吵的边缘控制得相当审慎。

然后壁挂炉的水管就直接冻爆了。折腾完了感觉精疲力竭,什么也不想动了。

最近一个月的工作也是类似,顺了就想折腾,烦了就当机,需要一次认真的反思了。

2018 Nov,30 北京 晴

这两天工作不是很顺利。

其实也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工作量远远超过正常份量,不玩命加班肯定干不完的程度,可是小孩又导致我无法太多加班。

于是我开始看所谓治愈漫画——深夜食堂。

的确很治愈,看完很短的一个个小故事,心情就会平缓许多。是的,并不是看过以后心情变好,只是平静下来了。

作者并不是热血漫画的那种职业漫画家,做广告导演40岁才开始画漫画,简笔画风格的画风,分镜也非常简单,但是处处透着过来人的那种豁达。

人物有好人也有“坏人”,描绘的事情从不夸张,给人一种“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也不稀奇”的感觉,虽然事情总有一种淡淡的悲剧意味,但是那种客观看待,不加评价的描述,会让我想,就这样吧,生活嘛,还是蛮好的。

Oct,24 2018,小雨,上海

最近出差并不多,于是这次连续三天离开家,老婆又开始念叨起来。我无法断定她的真实想法,或者说哪种都是真实的想法,只是时间不同罢了。

换个角度来想,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对生活的期望程度,对现状不满意的程度,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摇摆。

其实我们俩个都是永远对现状不满,对未来充满要求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其实家里的事情能处理好,工作上的事情恐怕都能平A过去吧。

2018 Oct,12th 多云,北京

新财年的第一周,给自己加了一些压力。

体力上有些透支,不过精神状态还好,由于工作和生活计划执行得不错,反而有种轻松的感觉。

最近晚上多了一个习惯,会在心情向沉重的方向滑去时,喝一瓶啤酒。20天喝了10瓶,看来我的心理并没有相像中的坚强。

看心理医生这件事还是要提上日程了。

体检报告也出来了,减肥的效果得到了证实,脂肪肝和胆固醇回归到了正常范围,虽然还是几乎超差,甘油三酯1.73mmol/L,比参考值上限多了0.03,好可惜,继续保持体重和饮食习惯,明年应该就能正常了吧。

脾厚,有可能是肝引起的,需要抽空去医院验肝功能。

前列腺钙化灶,这个原因比较多,也要去医院再复查。

颈椎韧带钙化,这也是意料之中的问题了。

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保持给自己的压力吧。

Oct, 8th 2018, 晴,风,北京 to 上海

8月底同样是在动车上,曾经气到爆炸,主要原因是去出差的理由无聊到极致,而且被扰民的邻居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两个事情其实本质上是有点相似的,就是因为人,某些相关人员的行为,对其他的人带来了困扰,相对的为其带来了好处。而且要量化其他人的困扰,与他自己的好处的话, 困扰是远远大于好处的。

所以要解决的话,貌似方法很简单,就是让肇事者感觉到他得到的便利,不足以抵消受害者反抗对他带来的不便。当然这种反抗有合理的方式,也有过分的方式。

但是从其他层面上看,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是最好的呢?旁观者是如何看待这些冲突的呢?

如果从人生长跑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小事,可能什么也不做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吧,其实做这些事的人已经得到惩罚了。

如果是公司管理的角度,如果我有两个下属因为一些事情争执,我首先关心的恐怕不是谁对谁错,也不是犯错的人我是否要惩罚,而是这事有什么结果,是否严重,能否解决。了解完事情以及如何处理后,恐怕才是责任与处罚,而这时候的决定,已经不单纯的和起因有关了,而是包括了处理方式。比如B投诉A惹了祸,然后A说这是他手底下干的,出了什么状况,现在事情已经解决了,问题也澄清了,客户也满意了。这时我应该不会觉得A有什么错误,而是觉得A处理得挺好的;对B呢,可能有看法,可能没有看法。

想通了这点,其实有些事已经无所谓了,首先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广义上的),然后才是追究其他人,甚至没必要追究。这条也当作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吧。

 

Oct, 7th 2018, 晴,北京

明天就是新财年第一个工作日了,关于工作,方向其实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但是细节还是一团乱麻。

一个原因是无法静心下来,在家办公的问题就是无法很好的将状态调整到完全工作状态,尤其在小孩还是几个月的状态。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很久没有投入的工作过了,并不是不想,是很难达到那种注意力集中做一件事的感觉中。

明天晚上到酒店,争取找一找这种状态。

一是把工作的细节理清,二是思考一下生活方面的规划,特别是改善住房的资金。

Sep,30th 2018 多云&风

今天房山能见度肯定大于10公里,远处的山脉看得特别清晰,还能看到云彩在山脉上的影子。不过风也很大,不适合带宝宝出行。

今天是公司财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新的财政年度了,再加上十一长假,有种要过年的感觉。

最近一直有种无力感,想改变点什么却又无能为力,哪天想明白了,应该就能达到不惑的境界了吧。

最近做的工作越来越抽象,要警惕,时刻反思度在哪里。

Sep, 8th 2018 北京,晴

出差3天,工作方面收获不错。

家里的事情却出了些问题,老婆今天情绪明显不稳定,下午因为丈人一句随口伤人的话情绪直接崩溃。我于是又在想如何处理这种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好办法,最终也觉得这种事情根本也没有什么所谓好的办法。

其实工作和家庭有些事情还是共通的,比如处理人际关系上。

如果对方说了或者做了一些越界的事情,如何处理?

我以前应该有这一种或者几种方式:

  1. 倚老卖老,怼回去
  2. 委屈求全,私下抱怨
  3. 长篇大论讲道理

现在,应该是如下处理,如果事情与我确实无关,被甩了范围外的事情,不做口头反驳,也不做任何承诺,当然也不做任何工作;如果被甩的事情和我可能有关联,和自己的直系关系人紧密沟通,然后酌情做事,然后再和甩锅人以可能的领导讨价还价。

 

Sep,3rd 2018 多云,凉爽,北京

最近有一些想法,比如用晚上的时间学学德语,理顺一些思路,或者锻炼一下身体。

但是都没有坚持住,比如今晚,实际上10点开始就已经自由了,我在“洗澡”,“玩游戏”,“学德语”之间犹豫许久,最后以看一小时视频结束自己的纠结,然后准备上床睡觉。

现在我在反思,当时的最理智路径应该是洗澡完毕学德语,然后睡觉。

我第一反应的借口是,我刚开了两个糟到家的电话会议,满心的负面情绪,满满的挫折感,实在提不起精神来学习,我需要放松。

但是我并没有从这一小时的放松中得到我想要的,我现在依旧疲劳,有挫折感。

其实我知道怎么改变,对吧。

Sep,1st 2018 多云,北京

最近一直在想知行合一的问题,最基本的开始,我对所有人说的话,是否违心?我尝试着和所有人说的话,提的意见都不违反我的本心,不违反普世的道理;这种情况下,我说的话会比以前少很多,因为很多时候说什么都会违反我的本心。沉默是金,诚不欺我。

但如果有些时候,必须说呢?

比如领导很欣赏你带的团队,希望你把带团队的经验做一次内部分享,你不可能拒绝的,但是又不可能说:“管理什么的就是扯淡,我把人管好,活干好不就得了。”以前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问题于是就来了,无论你怎么说,都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无法得到内心的平静,我藐视理论和条条框框,却又不可能完全抛开这些框架,我既不敢让自己或员工无视公司的规定,做的时候又满腹怨气。

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做事没有度,整体上没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鸡汤一点的办法就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啊,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啊,甚至辞职去环球旅行啊。我也曾用这些麻痹自己。

真正的办法,应该是统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如果管理真的是扯淡,那么我能否公开证明并否定他?很显然我做不到,那么我就要思考我的认识哪里出了问题,我是否要修改我的认知和想法,然后让自己的行动遵照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