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告别——年会之生活篇

开年会前在home office,由于前几周过于劳累,这两周其实在变相的放假,调整一下自己,不过在家工作效率不高,父母的压制也太厉害,总的来说,从工作的角度来考虑,还是自己住好一些。

开年会正好我工作一年半了,浑浑噩噩就混过来了,虽然大部分时间觉得自己相当NB,但是偶尔清醒地时候也知道自己其实是运气好,不过自己被现在悠闲的生活和还可以的待遇养懒了,懒得去想这些事情了。

算是自己总结吧,不和年会的日程安排挂钩了。

过去——

找工作的时候和其他人一样,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后来打击多了,就过分地看低自己,觉得自己能找到工作就谢天谢地了。
后来我们老大招了我,不管是缺人也好,惠眼识珠也好,反正我有了工作,经理招了一个可以用的人,参照我当时的情况,我永远会感谢我的经理的。
工作后发现我还可以,完全对得起我的工资,接受能力也还行,实际动手能力也还行,虽然学生气息有些浓,不过我转变得还算快,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偏弱,不过也勉强能用,虽然不能说最优秀,但是也超过了平均水平,估计也超过了经理的预期。
然后就懈怠了,学生时代虽然颓废,不过充满激情,就算是玩游戏,也把生活弄得无聊且充实,工作后强烈地反差使我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激情,相比于精神上的懈怠,身体上的疲惫却是实实在在,经常累得不想动,又空虚得要命。
自己找不到答案,就去看别人的生活,却发现我依然生活在平均水平以上,出来说自己生活的全是抱怨和怨妇,比我强的人要不就是忙,要不就是不屑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觉得自己的成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就算真的有成功的经历,一个人一个活法,有多少能够借鉴呢。

现在——

我进部门时,部门有十几个人,除了一两个和我差不多进公司的,其他都比我资历老,到现在,部门已经有22个人了,已经有2个team leader离职了,比我大一届的师兄已经是team leader了-_-b,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转换去当管理层,甚至没想过去做销售,我挺想一辈子做技术然后舒舒服服退休,不过想起来我成为team leader的可能性,还是有点莫名的冲动的……
周六晚上和总经理聚餐时,他说了些他的经历,他应该是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的那种,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开始做销售,26岁成为中国区销售经理,30岁时月薪过万,39岁也就是去年底成为了蔡司中国测量仪器部的经理,目前我们IMT部门人也蛮多了,也是领导相当多的人了。
他讲的我可以借鉴的,是他买房子的经历,他说他2001年买的房子,当时是贷款买的,月供在5千左右,相对于他的收入,这个金额压力不算很大,但是他说人总要有些压力,于是他后来用不到5年就全部还清了……还下了个结论,说工作十年买房子是比较现实的。
这点我还是很认同的,我工作10年也就是32岁时买房子应该也比较轻松了,但是——三年或者五年全部还清还是比较梦幻的一件事。

他讲的我不能等同的,是所谓的自我激励,他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少有能自我激励的人。这点我是承认的,但是他又提到,他原来的BOSS是一个真正自我激励的人,家就住在公司楼上,每天8点到凌晨2点的工作。我的确觉得自己过于散漫了,需要压力和激励,但是我真的怕变成那样,我还是喜欢轻松自由的生活。

未来——

10年以后的事情我还没有想过,不过人总要有个长远的目标,有了空闲一定要构思一下。

近期的目标是出国,这两天经理问有没有人愿意把精力都放到推广上,其实就是销售,脑子一热就想去试试,不过仔细一想,做销售的好处就是体验一下,锻炼一下,不过我当前的目标是出国,转换工作反而有影响。

对,我就是想出去看看,周围有那么多人在国外,不出去看看,我心有不甘,小时候心有不甘却无能为力,现在终于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了,就要有点追求。

今年我23岁,明年是我本命年,出国上学已经被我否决了,花销太大,最好的方法是出国工作,哪怕是转行,哪怕是干体力活,只要是正当的工作都可以,今年和明年的积蓄交给家里,25和26岁的积蓄做准备金,原始积累。出国待两年,29岁回国,年轻真好,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挥霍,现在我真的有点庆幸自己没有上研究生了。

为了这个目标,我要开始有些积累,最重要的还是英语,然后就是争取在目前公司的体系内争取到长期外派的机会,虽然很难,不过还是要试试,毕竟这是最理想的方法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