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日子什么也没写了,真是浪费买的空间了,主要是因为一直在玩游戏,魔兽世界中文版终于出资料片了,恭喜一下,否则中文版的魔兽世界就真的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不是一个游戏了。
这些日子我可以说我真的工作了,工作的前三个月对于我来说还是和上学一样的状态,相当于研究生的生活吧,比学校还惬意,上班就是培训,什么都不用操心,但是承受着培训期的结束,对工作的认识加深,或者说对工作生活的认识加深,脑子里变得阿里不达了。
事件一——保险:前两天也说了,被忽悠了,5号收到了保险合同,理论上十天内提出书面申请就可以撤消,明天周六,准备去寄申请,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最好他们不要打破我心中对保险业的比较良好的印象。
虽然是件不爽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激起了我对钱的管理意识,上保险本身我并不反感的,但是这份合同的确很不爽。原因如下:1.首先1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对我这样一个22岁身体还算健康的人来说吸引力不大,而且公司本身就给我上了保险,虽然没有这么多。2.周期过长,十年对于我来说太长了,我甚至不知道十年以后我在哪里,十年每月都扣钱,而且数额相同对我这样一个以后总是要涨工资的人也不算个好理财方式,还不算现在的通涨问题。3.回报,前面说了,十万元保险我本身用到的概率不是很大,所以这个合同的零回报便让人不能接受,就算没有通涨的保值利息,照目前的利率,我一年存一次2500的定期最后就有3千多元的利息,还不考虑通涨引起的利息变化,当然,3千多元相对于十年来说的确不算个大数目。
所以这份合同我肯定要cancel掉,但是却勾起了我的另一个问题。
事件二——理财:工作几个月了,日子过得飞快,手上也开始有闲钱了,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储蓄卡里2万块钱,7千是欠银行信用卡的,6千是公司的出差预支,6千是来上海前找家里要的,钱虽然不多,但总不能放在那里看着贬值。
求实bbs上的工作生活版面有很多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的讨论,昨天有个非常爽的贴就是理财的,如果把我的理财观评个级,绝对是最保守那种,大家讨论的很多,但是对于我却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一没有知识,二没有时间,所以最后我可能这么投资,20~30%的钱投资金货,在我眼里这部分就是平时手里的现金了。现在通货这么厉害,如果没有保值储蓄,还不如换成黄金,虽然没有利息,但是总是不会贬值的。还有30~40%的钱投资期货保本,剩下的分投。分投这部分就相当于我对自己未来收入的一个预估了。
事件三——工作:培训,出差培训,翻译手册,这就是我前几个月的工作,很轻松,没什么感觉,但是……一直轻松是不可能的,今天boss给我翻译工作定了期限,让我在月底close掉,一下子便有了压力,翻译这工作很郁闷,除了刚开始那段时间,效率是越来越低,我现在根本不能保证月底前可以搞定,因为现在连具体的工作量都不能确定,估计要用业余时间搞一些了。
然后就是翻译完以后的工作,不出意外,有个比较大的case,对于我,是非常大的case,可能会找人带两天,然后就自己干,虽然没有太大把握,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然后还给我安排了另一系列的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如何培训还没提,总之是有活干了,学得越多,干得越多,能者多劳,这是真理啊,硬着头皮,上!
事件四——混:毕业了,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就是混的如何的问题了,这个东西没有标准,我的观点就是对自己负责,自己觉得好就好了,我自我感觉良好,又不甘寂寞就四处找人玩,忽然发现能联系到的而且愿意出来见面的,不管认不认识,全是混的好的,确切的说,是让人只客观的听评价便觉得好的。或者,就是对自己的情况非常满意的。再或者,可能有那种天生乐天的吧。
所以也发现了天大还是有很多人有很理想工作的,我同专业的霍尼维尔,上周末见的一个自动化的ABB,一个软件的去陶氏当IT,都是在其专业中非常理想的工作。但是,中国最大的特点还是人多,同学中有不少不太理想的,看bbs上现在的热门贴里有个和我一届的,刚刚辞了份三周的工作换了份满意的工作,据称是从大四一开学就开始找,相比于她,我这个年后才开始找本专业工作的人已经上了四个月班了,真是幸运了很多啊,不过她也算幸运的,总算还有份理想的工作。
看同学在校内网(我鄙视校内网)的post,看他描述他和他发小不太如意的生活,在上海两点一线的生活忽然发现了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的,我的运气很好,真的很好,我一直都这么和自己说,虽然我经常打一分零一秒的电话,差一分钟赶不上汽车,翻译文档时还没存盘便死机,但是每到三年或者四年一个的人生转折,总能小小的那么意气风发一下,小学毕业班里我第一,初中毕业班里我大概第五,高中毕业班里男生我分数最高,比我分高的三个女生估分全部不准,大学毕业,我在快要失业的时候找到了份不错的工作。虽然我一直不是年级里或者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上的也一直是准一流学校,但是相对于我十六年失败的学习生活,我的运气真是好的过份了,有时,我真的会怕概率终于正常了,我在人生路上狠狠摔那么一跤。我现在太乐观了,该冷静一下了。
事件五——交际:我的交际能力很差,到了上海,人生地不熟,于是我的生活便成了两点一线,我的朋友圈很窄,基本上只有同学中一起玩的人还能谈得来,这两天初中QQ群中比较热闹,看得我也比较羡慕,有一部分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很抱团,到了现在依然关系紧密,我不和他们一起上学,现在更是到了上海,已经融不进他们的圈子了,想想真是意兴索然,虽然我知道周末就算不学习,睡睡觉也比去玩对工作比较有利,但是失去了可能性的选择总让我觉得非常的苦闷。
中午在QQ上和初中关系最好的女生聊了会,几年没联系,说话间已经没有初中的感觉了,基本上是介绍情况,同学间的客套,over。哎,我的交际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