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篇技术的……

写了总有几十篇了,全是牢骚抱怨贴,有点说不过去了……

今天在客户现场看到了传说中的Leica的激光定位仪,这个东西非常nice,价格也非常nice,具体价格不知道,不过百万总是有的。

大四的时候参观实验室的时候,曾经展览过几个大硕师兄的成果,也就是还没被拆掉的成品,其中有一个就是类似这个东西,但是是一个非常非常简易的版本,用通俗的话来说,非常的粗糙,其实本科刚毕业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像现在我工作了5个月左右,也算跑了几个地方,开阔了眼界,知道的东西多了些,一起毕业的同学现在在学校,恐怕见过的东西还不如我多,两年能弄出一个成品也很不容易是。

跑题了,当时师兄的东西非常的简单,但是要素都齐了,原理不是很复杂,首先是激光发射器,一个,好像当时还一个师兄做得是模仿双眼的双视觉定位仪。然后是一个靶标,学校里的还是简陋-_-b,当时记得是一个很傻的小飞机形状……上面有四个反射定位点,反射回来的信号由接收器接收定位,从而确定靶标的坐标,达到测量的目的。

实验室的受经费和水平影响,还是拿Leica的举例吧……

量程,9米已经是很大的量程了,尤其对于1丝的精度而言,9米是个很恐怖的量程,以至于让人感觉这100万+相当的便宜。影响量程的应该受到激光信号的频率影响,看下公式很容易就可以明白,也和反射点起反射作用的点作用半径有关,最后就是接受器的设计以及电路,因为激光的频率与采样时间的影响,电路的响应时间应该非常的快,不过肯定达不到激光频率那么快……其实这个精度太高也没什么必要,首先这个是用于现场测量的,1丝的公差以下一般都是小型件,便于搬运,现场测量意义不是很大,而且现场测量环境恶劣,碰撞、粉尘、腐蚀等影响会逐渐影响精度,而且磨损导致精度下降的非常快。这个机器最可爱的地方是自动追踪,会自动根据靶标的位置转向,对定位帮助非常大,因为角度的补偿导致精度的损失应该非常大,不过没有搞懂追踪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反正很赞。

但是说来说去,这个东西使用起来还是没有三坐标的现实意义大,主要原因就是没有CNC功能,全手动的操作相当没效率,所以这个用在工厂里的意义真的不是很大,虽然量程很大,但是测量车身这样的工件,侧围还好,整车测量起来靶标会被挡住……不知道这个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发现语无论次的,我果然不是搞学术的料,这种文笔写论文不知道要被枪毙几次,延期肯定是难免的,幸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